> 修真小说 > 我上山打个猎,怎么皇袍披我身上了 > 第35章 我上就我上
  陆大夫眉毛一扬,他行医数十年,尤其是在赤阳城颇有薄名,寻常人见了谁不恭恭敬敬地唤一声陆神医?

  眼前这年轻人看着不过二十上下,穿得也普通,竟敢在他面前说“不同看法”?

  “哦?小兄弟有何高见,不妨说来听听。”陆大夫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轻慢,那撮山羊胡仿佛都在微微颤动,透着一股“你行你上啊”的味儿。

  宋玉倒也不恼,他知道这位陆大夫是真有几分本事,只是术业有专攻,面对墨漓这种疑难杂症,他可能被表象迷惑了。

  他平静地开口,语速不快不慢:“陆大夫诊断墨老板是风寒攻心,寒气入体,这前半句不错。

  只是,这寒气并非全由外感风寒引起,而是墨老板体内自有的陈年暗疾所致。”

  陆大夫听了这话,脸上不屑的神情更浓了。

  “陈年暗疾?老夫诊脉多年,岂会不知?

  分明是外感风寒,体质虚弱才引得邪气入里。

  你这年轻人,莫不是看了几本医书,便敢在此胡言乱语?”

  “陆大夫请看墨老板的唇色。”宋玉指向床上,“她唇色隐隐泛紫,指尖也呈青白,这并非单纯高热所致的血瘀,而是体内寒气淤积,气血不畅的表现。

  若只是寻常风寒,不至于此。”

  陆大夫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眼神闪烁了一下,但嘴上依旧不肯认输。

  “哼,这不过是高热之下的寻常症状,你却牵强附会!老夫开的药方,辛温解表,正是对症下药。

  你若只是为了哗众取宠,那便趁早离去,莫要耽误了病人!”

  他挥了挥手,显然是将宋玉当成了江湖骗子。

  “陆大夫,医者仁心,岂能意气用事?”宋玉并未退让。

  “墨老板此疾,若只按风寒治疗,恐药性过猛,反伤元气,病情反复,只会愈发沉重。

  需得先固本培元,温养经络,再徐徐化解体内寒气,方能根治。”

  “荒谬!”陆大夫拂袖,气得山羊胡都快飞起来了。

  “固本培元?温养经络?病人高热不退,危在旦夕,你却要行那温吞水般的调理之法?

  简直是庸医误人!老夫言尽于此,信不信由你!”

  他说罢,也不再理会宋玉,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房间,只留下一句带着怒意的“不识好歹!”。

  丫鬟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,看着陆大夫远去的背影,又看看宋玉,一脸为难。

  宋玉看着陆大夫离开,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。

  他没必要跟一个自视甚高的老医生争辩,事实胜于雄辩。等他治好墨漓,就是最好的打脸。

  他转过身,重新将目光投向床上的墨漓。

  墨漓刚才听着两人的争论,眉头一直紧蹙着,此刻见陆大夫走了,才又缓缓睁开眼。

  她的眼神依旧有些迷离,但落在宋玉身上时,多了一丝期盼。

  “宋壮士……你当真……有办法?”她的声音虚弱得像随时都会断掉。

  宋玉走到床边,在她旁边的一个绣墩上坐下。

  他看着墨漓苍白的脸,心中并无杂念,只有对病情的判断。

  “墨老板,我既然来了,自然是有把握的。”他语气温和而坚定。

  “我需要为你把脉,详细诊断一番。”

  墨漓闻言,那张病容憔悴的脸上,竟然慢慢地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。

  在平日里,她将风情万种演绎得炉火纯青,但在面对宋玉这种纯粹的眼神时,却难得地流露出一丝属于女子、而非八面玲珑的老板娘的娇羞。

  她病得厉害,连说话都费力,更别说做出什么大幅度的动作,只是微微咬了咬下唇,那颗泪痣在苍白肌肤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醒目。

  丫鬟见状,连忙上前,轻轻掀开了墨漓盖在身上的锦被一角,露出她纤细的皓腕。

  宋玉伸出手,指尖轻轻搭在了墨漓的脉门上。

  她的手腕冰凉,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,脉象细弱无力,如风中残烛,随时可能熄灭。

  但在这极度虚弱的脉象之下,却有一股潜藏的、顽固的寒气,如同跗骨之蛆,死死地纠缠着她的心脉。

  他闭上眼睛,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墨漓体内的气机流转。

  前世的经验告诉他,这种脉象绝非寻常,必须对症下药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片刻后,宋玉收回了手。

  他心中已经了然。

  墨漓体内的寒气,确实是娘胎里便带出来的,与她的体质融为一体,寻常药物难以根除。

  高热只是寒气与正气相争的外在表现,陆大夫用猛药攻伐,只会加速她元气的消耗。

  “墨老板,你的情况我已经大致清楚了。”宋玉看向她,语气依然平静。

  “无需太过担心,虽然棘手,但并非无解。”

  墨漓的眼神在他脸上逡巡,那份信任又加深了几分。

  宋玉站起身,走到桌案边,拿起陆大夫留下的笔墨。

  他没有去看陆大夫的药方,而是重新铺开一张纸,笔走龙蛇,写下了一个新的药方。

  他的字迹苍劲有力,笔画间透着一股锋锐之气。

  药方上,他写下的并非大热大燥的药物,而是以温和滋补为主,辅以少量驱寒活血之物,药材的选择也多是寻常可见的品种,只是配比和用法颇为讲究。

  写好药方,他将纸递给旁边的丫鬟。“按照这上面的药材去抓药,煎熬时需文火慢炖,不可心急。

  煎好后,先趁热让墨老板服下。另外,准备一些温热的米粥,待热退后,让墨老板少量进食,补充元气。”

  丫鬟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,看了一眼。

  虽然有些药材名字不熟,但她还是连连点头:“是,奴婢这就去!”

  她拿着药方,急匆匆地出了房间,去按照宋玉的吩咐抓药煎药去了。

  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,只剩下宋玉和病床上的墨漓。

  屋外,偶尔传来丫鬟急促的脚步声,以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。

  而宋玉则是拿着纸,似乎是在思考,时不时在纸上写几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