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历史小说 > 桃花女将要退婚,被迫称帝她哭了 > 第424章:兵临城下
  确认敌军的军势之后,梁萧立即叮嘱琅琊将帅们据城死守,只在城外部署轻骑兵。

  匈奴人多势众,琅琊的军力还不足以支持多线作战,仍以固守琅琊为上策。

  梁萧歼灭呼延迅一役,让琅琊将士信心倍增,足以镇定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。

  经过琅琊军民的日夜增筑,琅琊外城的城墙厚度超过传统城墙的两倍,只要全力防备敌军登城即可,而不必担心敌军轻易摧毁城墙。

  但这一切都只能保证徐州自守有余,而进取不足。

  尤其是在西秦虎视眈眈的当下,如何震慑西秦人也是个问题。

  作为徐州之主,梁萧不能久居琅琊,只能在回应天郡之前为本地军民多做些事。

  天策军在这里增援了一万步军,可以保障琅琊的守城力量。

  白袍兵回城之后,仍然守在城南军营,随时待命。

  黄昏时分,单于的部队就在军营周围布设了大量的弓弩手,以防梁萧劫营。

  所有匈奴骑兵分别驻扎在军营的南北各处,以免梁萧长驱直入,偷袭匈奴运粮队。

  呼延迅的惨败让匈奴人不敢再大意轻敌,即使是最飞扬跋扈的匈奴狼骑和匈奴玄甲,也不敢对单于的谨慎有任何微词。

  至于梁萧的手下败将,右贤王及其嫡系部队,在军中更是抬不起头来。

  匈奴玄甲驱逐白袍兵,耀武扬威,单于借此机会大肆宣传,以抬升自己嫡系的地位,同时变相打压已经折损接近三分之一的匈奴狼骑。

  对此,赫连克也因为单于承诺赏赐十万两黄金,心满意足,没有任何怨言。

  即便如此,单于仍觉得缺了些什么,找来大国师,秘密讨论。

  “我国始终是以骑兵居多,在步军未能成功围攻琅琊之前,这些骑兵也没有办法协助登城,总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干等吧?”

  大国师早有所料,提醒道:“陛下,梁萧久负盛名,号称举世无敌,如此尊荣反倒成了他的累赘。如今陛下麾下三位勇士皆有万夫不当之勇,不如在城外搦战!”

  单于抚须大笑。

  “那是自然!梁萧若是不敢出战,便是成就了朕的三大勇士!”

  君臣二人计议已定,这才高枕无忧,只等明日兵临城下。

  二十里已经是随时可以攻城的距离,琅琊将士不敢松懈,日夜巡防,以免敌军发动奇袭。

  由于是初临琅琊,匈奴将士还需要充足的睡眠,单于没敢派人去琅琊城外鼓噪骚扰。

  考虑到夜战无法保障白袍兵的安全,以及敌军人多势众,梁萧也暂时放弃了趁夜劫营。

  双方暂时度过了一个安稳的夜晚。

  翌日清晨,单于一声令下,匈奴大本营杀出十二万部队,其中骑兵超过八万,浩浩荡荡,直奔琅琊而去。

  正午之前,匈奴部队全数抵达琅琊西北五里处,排兵布阵,大有侵吞琅琊之势。

  “敌军已兵临城下,武君有令,严防死守!”

  这一天,琅琊百万军民紧张不安,无数青壮年男子自发赶往官府,请求协助守城,但官府的答复始终如一。

  “诸位厚意,官军将士铭感五内,但目前守城游刃有余,武君让我等敬告百姓:全郡无须担心,回家安居乐业,等候官府指示即可!”

  百姓这才放心回家。

  与此同时,梁萧与众将登上城楼最高处观察。

  远方黑压压一片,数以万计的骑兵绵延数十里,似有黑云压城之势。

  而在匈奴军队的前方,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匈奴玄甲,数量过万,俨然形成了匈奴军队的钢铁屏障。

  片刻之后,远方的匈奴将士齐声怒吼,声浪震天动地,竟卷起漫天黄沙!

  匈奴玄甲的组建,让匈奴人不再畏惧梁萧与白袍兵。

  坐镇中军的单于君臣对军队的表现甚是满意。

  有匈奴玄甲取而代之,匈奴狼骑的惨败对全军士气的影响有限,将士们只道是呼延迅轻敌躁进,以至于惨遭埋伏,兵败身死。

  若是匈奴狼骑与白袍兵公平一战,鹿死谁手尚未可知!

  这便是今天匈奴军队内部的舆论,白袍兵甚至没有和匈奴玄甲正面较量,便直接撤退,让他们坚信白袍兵也不过如此。

  但匈奴人却没能料到,梁萧昨日迅速领兵撤退的决定,并非只是为了白袍兵将士的安全考虑。

  在击破单于的军队之前,有必要适当地使用骄兵之计而不引起敌军的警惕……

  城墙上的琅琊将士纷纷沉住气,严阵以待,目光冷厉,战意十足。

  敌人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,但徐州的将士早已不再畏匈奴如虎,而是信心十足,严阵以待。

  无他,几度歼灭匈奴大军的武君正亲自坐镇琅琊,并以白袍兵挫敌锐气!

  梁萧就在城楼上观察敌情,面露微笑。

  “半年之内,徐州必能大破匈奴!”

  “北方故土饱受凌虐,百年以来人心思归。若是我军战果辉煌,乘胜追击,明年收复燕云也不在话下!”

  众将闻言,双眼放光。

  他们的主公向来说到做到!

  以寡敌众,如何在半年内大破敌军,甚至收复燕云,换作其他人发表这番言论,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的。

  单于亲自率众兵临城下,但因为步军还未集结完毕,他也没敢立即下令攻城,而是招来帐下三大勇士……

  城外的匈奴军队声势震天,城内百姓提心吊胆。

  但越来越多的百姓眼见琅琊守军始终安如泰山,也总算松了口气。

  琅琊的守军有一半以上是徐州过来的援军,而本土的守军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兵,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忠诚都有足够的保障。

  唯一让将士们感到遗憾的,是此役以固守为主,不宜贸然出战。

  梁萧与众将讨论之际,远方的匈奴玄甲也已集结完毕。

  上万匈奴玄甲终于倾巢而出,陈兵于琅琊城一里之外,正好可以脱离传统床弩的攻击范围。

  “主公,敌军重骑送上门来了!是否需要让三弓床弩部队动手?”

  太史子义一脸兴奋,忍不住提醒。

  梁萧却是摆了摆手。

  “莫急,三弓床弩另有大用。”

  就在此时,一队百人匈奴玄甲护送一名匈奴骑将和一名信使来到城外。

  信使来到城下,高声通报。

  “传闻武君梁萧之武勇天下无双,我国单于帐下第一勇士希日莫奉单于之命,特来邀战!”

  “梁萧,你不会拒绝吧?”